(上教版)09年上海市高三語文質量測試(D)卷
來源:網絡 文章作者:匿名 2009-12-08 15:52:30
考生注意:
1.本考試設試卷和答題紙兩部分,試卷包括試題與答題要求,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做在試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題紙與試卷在試題編號上是一一對應的,答題時應特別注意,不能錯位。
3.考試時間150分鐘。試卷滿分150分。
一80分
。ㄒ唬╅喿x下文,完成1-6題(19分)
當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
--談央視新欄目《大家》
陳四益
、佟洞蠹摇愤@個欄目在央視出現不過兩三個月,但已以其不俗的表現引起了觀眾的注意,據說,收視率頗高,我也是很喜歡的。這或許因為與眾多新聞欄目不同,它不是追逐即時的信息,而是更關注于歷史--準確些說,是當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
、谥袊行奘返膫鹘y。幾千年中,像中國這樣有完備系列史書的國家不多。中國的史書又有自己的特點,以體裁論,大抵可以分作敘事與述人兩類。前一類,即所謂編年體,在敘事中見人;后一類,即所謂紀傳體,在記人中見事。最近五十年,歷史的編纂有了新的體裁,更注意于規律的闡釋,而對人、對事的記述,反倒顯得粗疏、簡略了。這或許是因為群眾創造歷史的觀念被曲解,因而擔心詳述個人的事跡會有英雄史觀之嫌吧,但缺少了對人物生存、活動具體描述的歷史,常常流于概念的歷史、數字的歷史、乏味的沒有生命律動的歷史,甚至容易流為根據主觀需要隨意編造的歷史。若不是學校開設了課程,這樣的史書實在很難令一般人有卒讀的興趣。
、劭谑鰵v史的提倡是近年的事,但有感于新史書的缺憾,人們早就開始以回憶錄和個人傳記來彌補,也確實出現了一批見人見事的好作品。這些個人口述的歷史雖然并不都很準確,甚至一件事情會有多種不同的回憶,但橫看成嶺,側看成峰,原也正常。正是有了不同的說法,反倒有了供人比較的多種材料,可以從中探尋歷史的真相,比只有一種說法、一種結論,無可比較、無可選擇要好得多。只是這些個人的回憶性文字大多集中在政治事件和政界人物上,內容相對顯得狹窄,尚不足以反映歷史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苤醒腚娨暸_的《大家》欄目,以新興傳媒加入口述歷史的行列,為口述歷史開辟了新途徑,造成了新局面。它的特點有三:
、菀皇撬殃P注的目光投向知識分子群體,走訪了并將繼續走訪一大批在中國當代歷史中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包括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教育家、醫學家和文學藝術家。他們以各自的專業成就,推動著中國社會的進步,造福于中國人民大眾。但這樣一些人物,過去的史書是很少提及他們功績的。舊史不必說,只有儒林傳,方伎傳或疇人傳一類書中記錄了少量精于經學、醫卜星相、天文歷算的人物,就是新史書,也很少關于他們的記述。這實在是很不應該的!洞蠹摇芬噪娨暀谀,為中國當代知識分子立傳,長期堅持,可以力當代中國積累大量關于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代表人物的第一手的史料。由于這些"大家"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他們所親歷的也往往是關系于國家在這一領域的大事,其史料價值自然非同一般。
小編推薦: